Self-esteem: 連心理學家都搞混的東西

有沒有可能, 我們達成越多目標, 我們越會對自己越滿意, 越喜愛自己. 有沒有可能, 一個遊手好閒的無業遊民. 會比教科書上的偉人, 所謂的成功人士更滿意自己, 更喜愛自己. 有沒有可能, 愛自己是天生的, 看輕自己也是天生的.

對自己那種喜愛, 或是不喜愛的感覺, 叫做self-esteem.

與古早年代大不相同, 現代社會對心理健康逐漸重視, 人們不會去忽略自己的感覺. 從人際交往到自我省視, 自我感覺時常是人們下意識注意力的焦點. 這種來無影去無蹤的「感覺」無時無刻不影響著人們的抉擇, 把所謂的理性判斷踢到了一邊去. 而self-esteem正影響著這些人們日常生活的行為﹑情緒, 以及認知. 科學化心理學的發展不過是不到一世紀以前的事, 然而對於self-esteem, 西方心理學界居然沒有一個統整的定義, 也就是說心理學家在期刊裡各說各話! 很難想像這發生在嚴謹的學術界. 然而這樣的影響多少波及了華文學術界對self-esteem的了解.

憲法為各法之本, 然而沒有大法官統一解釋, 法條的解讀可能會淪於各自表述, 導致判決上的混亂. 科學界也一樣, 心理學為一項根源為哲學的新興學科, 相關用詞更需要明確的定義, 否則便失去了科學的本質. 在西方學術界裡Self-esteem有三種意思. 換言之, 閱讀有關self-esteem之期刊時必須詳讀內文才能得知其研究項目. 在嚴謹的學術界這種現象可說是異常.

第一種為「自愛感」, 即為人們對自我非理性的感覺「你喜歡﹑愛自己嗎? 你對自己感到滿意嗎?」 其中一派心理學家認為每個人的自愛感就像人格特質一樣穩定, 是情緒建立的基礎之一, 不會輕易因環境及時間改變. 有些人天生比較喜歡自己, 而有些人則對自己沒什麼好感.

然而, 有其他心理學家質疑, 自愛程度並非恆久不變. 打個比方, 剛升遷的員工也許會感受到一股正面力量, 他也許會高興的一陣子, 程度因人而異. 這種源於外界, 使自己感到有用的感覺. 也就是常聽見的「自信心提升」. 便屬於self-esteem的第二種定義,也就是「自我價值感」, 但它會隨著外在因素高低起伏. 也就是說, 相較於自愛感是一種難以改變的人格特質, 如同人的骨架, 自我價值感是一種暫時性的心理狀態. 一個人再怎麼勤跑健身房, 也無法改變原本的骨架大小.

最後,第三種定義則是你對自己某方面能力的「自我評鑑」. 比如說, 我在學校很受歡迎, 那我會認為我有高度的社交self-esteem, 成績不好則是低度的學術self-esteem. 這個面向便是單純對自己的能力做評分.

西洋學術界在self-esteem之定義都沒有統一標準, 可以想像統整研究成果, 或者進行相關的整合分析是多麼的困難. 回到了華文的心理學界, self-esteem也有一個字面上的問題. 讀到這裡有人會想:「為何整篇文章使用英文的self-esteem, 而不是self-esteem的中文?」. 事實我也想, 但是我無法. 因為檯面上self-esteem的中文翻譯, 不僅我認為詞不達意, 還有可能使讀者混亂.

在眾多英文字典裡查詢self-esteem, 其翻譯的解釋圍繞在這三個辭彙:「自尊」﹑「自負」﹑「自恃」. 此外, 許多華文界的心理學家也使用自尊作為self-esteem的翻譯. 在比較西洋學術界對於self-esteem的定義以及華文對自尊的註釋後, 可以發現這是個學術界與翻譯界的疏忽. 以下是教育部國語辭典對「自尊」相關詞的註釋:

          自尊: 尊重自己, 不使別人看輕. 例: 自尊的人, 必能贏得別人的尊敬.
          自尊心:  保持自己的尊嚴, 不容許別人歧視﹑輕蔑與侵犯的心理. 例: 她的自尊心很強﹑
          無法忍受別人的嘲弄.
          自尊自大: 自負﹑妄自尊大.《紅樓夢》第五六回:「你們二姑娘更好﹑更不自尊自大,
          所以我們纔走的親密.」

可以看出自尊與「尊嚴」(dignity)有強烈的關係, 像是種自我的保護罩. 不僅如此, 現實生活中的用法與辭典也極為相似, 當人們說某個人自尊心很強, 可能指的是自負﹑自大﹑不容他人批評. 甚至在有些用法裡含有有一絲「玻璃心」的成分, 指這類人不願面對事情的真相, 以維持自我清高的姿態. 回顧西洋心理學家對self-esteem的三種意思: 自愛感﹑自我價值感﹑自我評鑑, 當中沒有一項與中文的「自尊」是完全相同的. 實在很難解釋引進西方學術的時代, 當時的華文學者為何會將「自尊」選為self-esteem的最佳翻譯.

這樣的結果, 讓self-esteem處於一個被濫用, 誤解的尷尬位置. 近代心靈成長的概念逐漸流行, 在美國, self-esteem被許多「勵志作家」作為主題出書,  許多作家並無心理學背景, 而是以個人經驗作為主要背書. 然而因為self-esteem有多重解釋, 這樣的書籍內容因而難以佐證. 不幸的是, 這類的書進口到華文社會, 便會浮現另一項問題. 即便不知道原文書裡所談論的self-esteem為何種定義, 中文版皆會翻譯成「自尊」, 一個與英文self-esteem屬不同概念的辭彙.

儘管這樣的現象有些讓人失望, 但這類書籍的興起反映出現代人們對自我感覺的好奇, 人們想更了解自己, 了解自己為何會有特別的感覺, 了解自己在情緒反應上為什麼跟別人不一樣. 這樣的疑問, 其實心理學家早先好奇過了, 學術界已有不少研究關於self-esteem的起源及發展. 就像文章前段闡述的, 圍繞在自愛感﹑自我價值感, 以及自我評鑑. 在之後的文章裡將會討論一些眾說紛紜的議題, 比如說: 「自信心能永久改變嗎」,「自信與自愛感有何不同?」或者「為什麼有些人就是比較有自信?」而這些都與self-esteem當中的「自愛感」有著很大的關聯.

留言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