耍廢, 沒這麼簡單

耍廢是個流行於年輕一代之間的用詞. 然而這個詞很弔詭, 既然"廢"是一個很負面的形容詞, 是甚麼理由讓人還想「耍廢」讓自己變得更糟糕? 相較於中老年一輩,  最常講出(甚至)此詞的卻是年輕世代, 一群被視為將要邁向人生精華期的族群. 既然沒有人喜歡眼睜睜看著自己越來越糟糕, 耍廢這個行為背後必有甚麼說不出口的故事吧.

從Google搜尋之後的結果看的出來, "耍廢"確實很貼近日常生活.

          「為何人們整天想『耍廢』? 人氣插畫家一句話神解答!」--ETtoday新聞           
          「『我都在耍廢』英文怎麼說?一次學會超實用開學對話!」--The News Lens關鍵評論
          「如何從習慣耍廢,到凡事事半功倍:不想做的工作怎麼辦?」--天下雜誌
          「耍廢應該是一種能力吧」--SOSreader某部落格文章
          「六樣放假耍廢神器,讓你過完年就成為廢物之神!」--某內容農場

按照順序, 可以看出來人對耍廢這件事是充滿好奇心的, 但是卻不太了解為何自己會出現這樣的行為. 再來, 耍廢這件事被帶到社交場合, 還必須向它人解釋自己這樣的行為. 人們下意識討厭耍廢, 但是當耍廢成為一種習慣的時候, 人們會想糾正它, 提升自己做事的效率. 最後, 經過層層的努力, 有些人發現要改變這個習慣太難了, 只好試圖將耍廢合理化.

同樣花一整天的時間看影集, 追劇, 或者躺在床上一整天, 讓自己無所事事. 有人覺得這是在幫自己充電, 而有人會感到心虛認為這樣是在耍廢. 這樣想法上的差異究竟從何出現? 這只是心理因素作祟, 覺得自己在耍廢的人心裡疙瘩不斷, 本質上是想休息的, 但是下意識的質疑自己這樣的行為. 帶著這樣不踏實的感覺休息, 效果有怎麼會好? 帶著罪惡感休息的話, 效益會大打折扣, 這樣休息也不是, 工作也不是的掙扎實在使人更痛苦.

現代社會高度強調競爭的文化下, 導致部分的人會去想:"我是不是做的還不夠?" 當這樣的狀況持續下去, 這種休息與繼續努力的矛盾便會造成反效果. 事實上, 耍廢與休息只有一線之隔, 全權在於人怎麼去想它. 休息時有罪惡感的人該思考的是, 為什麼這樣的行為會讓你有罪惡感? 有甚麼心理因素讓你不得安寧?

假如耍廢真的就只是心裡不踏實所致, 那這個議題便少了許多討論價值, 因為他的本質便會導向"罪惡感". 最重要的是, 假如耍廢真的只源於罪惡感的話, 這便無法解釋為何有些人會在重要時間點前耍廢. 比如說期末告拖到最後幾天才開始做, 或是玩了一整個禮拜, 到最後一天才開始趕寫作業. "耍廢"有個不易觀察, 但更重要的涵義, 那就是他滿足了防衛心理, 心理學家稱之為自我束縛(Self-Handicapping). 人類自我束縛的行為約在20世紀後期吸引了心理學家的注意. 他們認人會在某些時候耍廢是有目的性的, 也就是說耍廢不是一種被動的心理狀態, 而是一個"主動"的行為, 為了達成一個表面上看不到的目標,

不讓自我受傷

有些人會在意義重大的事件前進行某種程度的自我放逐. 打個例子來說, 我曾經在高中段考前打了一整晚電動, 想當然結果當然如預期的差勁. 人們有時會在自己的成就前樹立障礙. 但是為什麼? 聽起來是一件很愚蠢的事, 但是其表面上愚蠢的行為, 卻轉化為一個讓身心不受傷害的"藉口". 這個藉口告訴自己:"我只是還沒發揮100%的實力而已, 下次我努力的話結果一定會不同", 或者"我這次考不好存純粹是太混的關係". 不只對自己有心理保護作用, 在外人對自己的眼光裡, 也有一定的效果. 在直接對能力做評價之前, 別人會把失敗的主因歸為不努力: "這孩子其實很有潛力的, 他只是心思不在念書上". 總歸一句話, 耍廢其中一個功能, 就是保護自己以及別人看清真相, 看清自己真正的能力. 試想在真正付出百分百努力過了以後, 結果卻低於預期, 這會使人看清自己真正的水平, 這樣的真相對某些人來說是很傷人的. 自我束縛行為時常在日常生活中出現, 下面有幾個我認為可能發生的場景:

報告拖到發表會最後幾天才開始設計, 手忙腳亂但還是有個樣子, 只是自己跟主管都不甚滿意:

  • "要不是我時間管理太差, 不然結果應該會不一樣, 時間充裕的話我應該能做到大家都滿意的樣子". 

與其早在畢業舞會開始前就積極地找舞伴, 有些人拖到了開始前最後幾天才邀人, 假如邀約被拒絕的話:

  • "時間都這麼晚了才約, 被拒絕很正常, 應該不是我不受女生青睞的原因". 

考試前熬夜看韓劇, 劇情實在是太精彩了, 一不小心就看到天亮

  • "要不是熬夜我應該能考更好".

實行自我束縛的人活在"我應該可以更好, 只是我不夠努力"的想法裡. 先不管這樣的人資質到底是如何, 我們可以觀察到的是, 這樣的人做事不投入全力, 好讓他們對自己真實的能力保有一點信心. 然而這樣的思考途徑, 顯現出一個事實, 就是這類型的人時時處於自我懷疑, 害怕知道自己真實的能力, 害怕"真正的"失敗, 也就是無法找藉口的失敗.

誰會自我束縛?

知道誰會常常會自我束縛嗎? 心理學家Dianne Tice的實驗得出了一個結果, 當低自信的人知道自己接受的測驗對於偵測"能力不足"非常敏銳的話, 相對於高度自信的人, 他們會花極少的時間做事前練習. 可以得出的解釋是低度自信的人會用此方式保護自己看到真相, 當測驗出來的結果為低能力, 他們還可以告訴自己: "我只是不夠努力而已".

耍廢的興起

英文類似於耍廢的詞"veg out"的使用率在近十年來達到巔峰, 它尤其意指看電視這類的活動, 而看電視又衍生出"couch potato"等耍廢相關等用詞. 回到台灣, 我的父母這輩(民國50-60年代生)似乎沒有等同耍廢有關的詞語. 其實, 在聽這代長輩說他們的人生故事時, 我的確聽不出來耍廢存在的原因, 不外乎就是努力工作, 賺錢養家. 生活看似單調, 但也過得踏實. 看來耍廢的出現是個值得討論的時代現象. 外加上面講到的因素, 耍廢的原因有幾個可能:

可能一. 自我信心不足. 耍廢的現象尤其會在重要事件前更為明顯, 也是對自我能力不足而產生的一種防衛機制. 也因此當生活中充滿挑戰的時候, 這樣的情形可能會使耍廢更容易出現. 

可能二. 現代社會的複雜性相對提升, 對美好生活的印象也不再像以前的單純, 再加上個人對自己的期望也因社會價值觀改變. 為了要讓自己的生活往想要的方式前進, 不投入大量的努力是行不通的. 然而反效果就是拿捏不清楚休息與工作的界線, 在這個工作與生活有明確界線的時代, 界線拿捏的問題讓許多人頭痛, 從英語的work-life balance, 德文的Vereinbarkeit von Familie und Beruf, 到日語的ワーク・ライフ・バランス(直接從英文發英翻譯), 甚至還有維基百科的專頁, 就可以看出來工作與生活的調和能力已經變成一種基本概念. 然而, 當這樣的能力失調時, 休息有時會造成罪惡感, 原本好好充電的機會就有可能成了自我煎熬的耍廢.

可能三. 長輩云: "年輕人太多草莓族, -而且又懶惰了, 看看我們當年..." 當然, 這個話題可能需要另闢戰場才能有更完整的討論. 但不可否認的是有些人在遇到事情不如意, 或是對生命沒有目標的時候, 會以放空, 耍廢的方式來逃避現實. 當然, 這可能牽扯到教育方式, 社會的經濟發展, 也可以說又是一個時代因素.

相信有其他更有趣的原因存在. 不可否認的是, 即使每個人的思想模式都有差異, 耍廢這個詞在現在流行起來, 時代變遷絕對佔了很大的原因.

留言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