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 你了解自信嗎?
「你要有自信一點」﹑「你要往好的方面想」. 人們都知道說的永遠比做的簡單, 但說來厭煩, 因為鼓勵人時最常聽到的就是這幾句.
書店裡的心靈成長專區, 放了一本又一本教導人們如何提升自信心的書籍. 在「本月新書」以及「近期熱門」的專櫃上, 永遠都為類似的書籍留了個位置. 不僅如此, 書本的分類也越來越專精, 從講解人際關係中的自信﹑感情裡的自信, 到分析缺乏自信導致的自卑感, 實為玲瑯滿目. 然而, 這個現況代表人們對這類議題的好奇似乎永遠不退. 想像一個人在情感低潮的時候, 從網路買了本教導感情自信的書籍, 以解決當下的恐慌. 然而不久之後在職場遇到人際關係問題, 便聽從朋友推薦買了本熱銷, 教人提升職場自信的攻略. 歷經不斷的低潮﹑復原﹑低潮的循環後, 這個人的家裡多出一箱有關自信的書籍, 只是不知被擺在哪個角落.
類似的故事, 我想起我自己. 為了讓自己的廚藝進步, 我有一段時間買了些各式各樣的廚具, 從迷你的瑞典製刨刀到質料好的牛排煎鍋. 最後, 發現我的料理並沒有因此變好吃. 即便用再好的牛排鍋, 對牛排的處裡沒有基礎了解, 煎出來了成果依然會是內冷外熱. 這時不如認真看個教學影片, 找個專家請教更實際, 而不是拿著好廚具, 就以為自己是大廚. 自信也有類似的概念, 市面上玲瑯滿目的書籍也許有一定程度的功效. 但是, 了解本質絕對是第一步, 也是最重要的.
自信究竟是什麼? 先從官方的解釋講起. 根據台灣教育部的國語辭典:
自信: 信任自己, 對自我具有信心. 如:「他自信一定能完成這項艱鉅的工作.」
自信心: 自我肯定的信念. 如:「他的自信心很強, 不易受環境影響而動搖.」
以上的解釋可說與民間的用法沒有出入, 也與英文self-confidence的意思一模一樣. Confidence源自拉丁文的「fidere」, 也就是英文的「to trust」. 而self-confidence顧名思義便是「信任自己」. 換句話說, 高自信的人具有高度的自我信任, 使自己能接受挑戰. 然而, 一個長久以來讓人好奇, 想得到解答的問題為: 自信從哪裡來? 要怎麼樣人才會信任自己? 在回答這個大哉問前, 先問自己以下的問題, 回想自己對自信的認識﹑抱持的態度.
1. 你怎麼樣增加自己的自信?
2. 在自信提升過後, 你覺得它能維持多久?
自信的來源有兩大項, 第一項是對成就的客觀認知, 第二項則是一種非理性﹑感性的自我評斷, 也就是在上一篇Self-esteem: 連心理學家都搞混的東西所提及的「自愛」(self-esteem其中一個定義, 英文為「global self-esteem」). 簡單點來說, 自信即是「理性與感性」交互作用下的產物. 理性的認知無法完全決定自信, 而感性的判斷也無法.
客觀認知: 從外界接受到的訊息
這是大部分人增加自信的方式, 藉由外在的成就影響對自我的看法. 不管增加自信的書籍也好, 或是成功企業家的經驗也好, 都強調藉由增強自身能力來提升自信. 這種方面的自信來源於事實現況, 有自信的人之所以信任自己的能力, 是因為在現實生活他接收到使自己覺得「優秀」﹑「能力好」的訊息, 而來源可以是出自於別人的讚美, 或是在某項競爭中獲勝. 這樣的人可能是個企業家﹑成功的運動員, 所謂的「人生勝利組」, 但也可能是個很會叫賣的夜市攤販, 又或者是一個經驗老練的漁夫. 藉由與真實社會的互動, 他們察覺到自己的能力高低. 而這樣的自信, 缺點在於它的「條件性」. 一旦缺少了外在的正面訊息, 這樣的自信即會灰飛煙滅. 假如一個國中生的自信全建立在班上第一名的榮耀, 這樣的自信可能會在考上更好的高中後消滅, 因為有更多比他更會念書的人. 同樣的, 假如把一名國內的頂尖運動員送往外國等級更高的聯賽發展, 當他發現在國內大殺四方的技巧不再管用, 球迷不再投以崇拜眼光時, 他的自信便很可能會降低. 有關注NBA的也許會知道, 此舉的例子便是易建聯, 在高強度環境下導致的自信問題, 或許是他在NBA發展以失敗收場的原因之一.
「這樣的自信如此脆弱, 這不是『真實的』自信吧. 」有些人會這麼覺得. 自信如果會隨著情況動搖, 那還有資格叫自信嗎? 究竟「真實的」自信存不存在?
非理性的感覺: 自愛, 決定「真實的」自信
先想想看生活中有沒有遇過類似以下形容的人物:
"他的個性雖然有點放浪不羈, 但有時卻讓人羨慕. 尤其, 面對任何場合他似乎都不太緊張, 你可以看出來這並不是裝的, 而是從骨子裡散發的氣質. 「別想太多, 做了就對了」這個許多人設下的座右銘, 對他來說已不是座右銘, 而是日常生活的一貫態度. 他常說的一句話:「只是一次失敗而已, 又不是世界末日」總結了他們對事物的態度. 不過度苛責自己, 不鑽牛角尖, 對失敗可以雲淡風輕. 最吸引人的是, 他做事情似乎不太被外界的刺激影響, 從頭到尾很輕鬆地做自己. Cool."
這樣看似有點自我感覺良好的個性, 正是所謂「真實的」自信散發的特質之一, 也就是「自愛」. 它是一種對自我非理性﹑主觀的心理感覺, 也是一種人格特質. 而這樣的自我感覺良好, 也造就了他對於自我的高度評價, 即使事實並非完全如此. 經調查結果發現, 高自愛的人忠於自己的一言一行, 他們從骨子裡相信自己. 他們認為自己比平均的人更聰明﹑能幹﹑慷慨﹑性感﹑友善等. 幾乎被這個社會鼓勵的特質, 高自愛的人都給予自己高度的評分. 而這樣的人做事時便會散發出旁人認為「有自信」的特質, 因為某方面來說他們「自我感覺良好」. 舉例來說, 高自愛的人對自己外在的吸引力感到滿意, 但事實可能並非如此. 然而, 這樣的正面能量連帶提昇許多方面的特質, 進而使他變成一個真正有吸引力的人.
自信: 可以改變
很慶幸的, 這篇文章並沒有打臉市面上增加自信的書籍, 沒有推翻那些自信講座的正當性,更沒有用內容農場式的標題騙讀者進來. 因為增加自信千真萬確是一回事. 透過自我成長﹑自我挑戰後得到的成功無疑會增加人們對自我的肯定. 然而, 當結果不如預期, 或是成功不再到來時, 所獲得的自信便會急速降低, 也因此這類自信的存在意義便遭受到了質疑, 既然它無法永遠跟隨著我們, 有人便認為那不是「真實的」自信. 而真實的自信其實非常接近「自愛」, 它影響了人們對自我能力的評價, 間接決定了自信. 令人好奇的問題是, 真實的自信有沒有辦法改變? 有些人抱持正面的信念看法, 認為經過長久的磨練, 這樣的自信終將與自我認知產生永久的內化. 然而回答這個問題前, 必須將話題回溯到一切的源頭:「自愛」, 一個曾在心理學界風行一陣的研究主題. 累積至今, 已有大量的期刊可以解除人們的疑問﹑滿足人們對自我的好奇. 然而更有趣的是, 除了影響自信以外, 自愛與人們的日常生活有著許多關聯. 從人們如何面對失敗, 到憂鬱症的潛在因子, 都可以看到自愛深遠的影響.
書店裡的心靈成長專區, 放了一本又一本教導人們如何提升自信心的書籍. 在「本月新書」以及「近期熱門」的專櫃上, 永遠都為類似的書籍留了個位置. 不僅如此, 書本的分類也越來越專精, 從講解人際關係中的自信﹑感情裡的自信, 到分析缺乏自信導致的自卑感, 實為玲瑯滿目. 然而, 這個現況代表人們對這類議題的好奇似乎永遠不退. 想像一個人在情感低潮的時候, 從網路買了本教導感情自信的書籍, 以解決當下的恐慌. 然而不久之後在職場遇到人際關係問題, 便聽從朋友推薦買了本熱銷, 教人提升職場自信的攻略. 歷經不斷的低潮﹑復原﹑低潮的循環後, 這個人的家裡多出一箱有關自信的書籍, 只是不知被擺在哪個角落.
類似的故事, 我想起我自己. 為了讓自己的廚藝進步, 我有一段時間買了些各式各樣的廚具, 從迷你的瑞典製刨刀到質料好的牛排煎鍋. 最後, 發現我的料理並沒有因此變好吃. 即便用再好的牛排鍋, 對牛排的處裡沒有基礎了解, 煎出來了成果依然會是內冷外熱. 這時不如認真看個教學影片, 找個專家請教更實際, 而不是拿著好廚具, 就以為自己是大廚. 自信也有類似的概念, 市面上玲瑯滿目的書籍也許有一定程度的功效. 但是, 了解本質絕對是第一步, 也是最重要的.
自信究竟是什麼? 先從官方的解釋講起. 根據台灣教育部的國語辭典:
自信: 信任自己, 對自我具有信心. 如:「他自信一定能完成這項艱鉅的工作.」
自信心: 自我肯定的信念. 如:「他的自信心很強, 不易受環境影響而動搖.」
以上的解釋可說與民間的用法沒有出入, 也與英文self-confidence的意思一模一樣. Confidence源自拉丁文的「fidere」, 也就是英文的「to trust」. 而self-confidence顧名思義便是「信任自己」. 換句話說, 高自信的人具有高度的自我信任, 使自己能接受挑戰. 然而, 一個長久以來讓人好奇, 想得到解答的問題為: 自信從哪裡來? 要怎麼樣人才會信任自己? 在回答這個大哉問前, 先問自己以下的問題, 回想自己對自信的認識﹑抱持的態度.
1. 你怎麼樣增加自己的自信?
2. 在自信提升過後, 你覺得它能維持多久?
自信的來源有兩大項, 第一項是對成就的客觀認知, 第二項則是一種非理性﹑感性的自我評斷, 也就是在上一篇Self-esteem: 連心理學家都搞混的東西所提及的「自愛」(self-esteem其中一個定義, 英文為「global self-esteem」). 簡單點來說, 自信即是「理性與感性」交互作用下的產物. 理性的認知無法完全決定自信, 而感性的判斷也無法.
自信的兩種來源 |
客觀認知: 從外界接受到的訊息
這是大部分人增加自信的方式, 藉由外在的成就影響對自我的看法. 不管增加自信的書籍也好, 或是成功企業家的經驗也好, 都強調藉由增強自身能力來提升自信. 這種方面的自信來源於事實現況, 有自信的人之所以信任自己的能力, 是因為在現實生活他接收到使自己覺得「優秀」﹑「能力好」的訊息, 而來源可以是出自於別人的讚美, 或是在某項競爭中獲勝. 這樣的人可能是個企業家﹑成功的運動員, 所謂的「人生勝利組」, 但也可能是個很會叫賣的夜市攤販, 又或者是一個經驗老練的漁夫. 藉由與真實社會的互動, 他們察覺到自己的能力高低. 而這樣的自信, 缺點在於它的「條件性」. 一旦缺少了外在的正面訊息, 這樣的自信即會灰飛煙滅. 假如一個國中生的自信全建立在班上第一名的榮耀, 這樣的自信可能會在考上更好的高中後消滅, 因為有更多比他更會念書的人. 同樣的, 假如把一名國內的頂尖運動員送往外國等級更高的聯賽發展, 當他發現在國內大殺四方的技巧不再管用, 球迷不再投以崇拜眼光時, 他的自信便很可能會降低. 有關注NBA的也許會知道, 此舉的例子便是易建聯, 在高強度環境下導致的自信問題, 或許是他在NBA發展以失敗收場的原因之一.
「這樣的自信如此脆弱, 這不是『真實的』自信吧. 」有些人會這麼覺得. 自信如果會隨著情況動搖, 那還有資格叫自信嗎? 究竟「真實的」自信存不存在?
非理性的感覺: 自愛, 決定「真實的」自信
先想想看生活中有沒有遇過類似以下形容的人物:
"他的個性雖然有點放浪不羈, 但有時卻讓人羨慕. 尤其, 面對任何場合他似乎都不太緊張, 你可以看出來這並不是裝的, 而是從骨子裡散發的氣質. 「別想太多, 做了就對了」這個許多人設下的座右銘, 對他來說已不是座右銘, 而是日常生活的一貫態度. 他常說的一句話:「只是一次失敗而已, 又不是世界末日」總結了他們對事物的態度. 不過度苛責自己, 不鑽牛角尖, 對失敗可以雲淡風輕. 最吸引人的是, 他做事情似乎不太被外界的刺激影響, 從頭到尾很輕鬆地做自己. Cool."
這樣看似有點自我感覺良好的個性, 正是所謂「真實的」自信散發的特質之一, 也就是「自愛」. 它是一種對自我非理性﹑主觀的心理感覺, 也是一種人格特質. 而這樣的自我感覺良好, 也造就了他對於自我的高度評價, 即使事實並非完全如此. 經調查結果發現, 高自愛的人忠於自己的一言一行, 他們從骨子裡相信自己. 他們認為自己比平均的人更聰明﹑能幹﹑慷慨﹑性感﹑友善等. 幾乎被這個社會鼓勵的特質, 高自愛的人都給予自己高度的評分. 而這樣的人做事時便會散發出旁人認為「有自信」的特質, 因為某方面來說他們「自我感覺良好」. 舉例來說, 高自愛的人對自己外在的吸引力感到滿意, 但事實可能並非如此. 然而, 這樣的正面能量連帶提昇許多方面的特質, 進而使他變成一個真正有吸引力的人.
自信: 可以改變
很慶幸的, 這篇文章並沒有打臉市面上增加自信的書籍, 沒有推翻那些自信講座的正當性,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