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說, 我聽(二)
我想很多人多少在上台前, 或是上台講話時都會有些許的焦慮. 會這樣子其實很正常, 根據美國Washington Post所做的調查, 在群眾前說話, 是美國人懼怕的事物第一名. 在這項調查裡有25%的受訪者都勾選了Public speaking.
一位朋友常常跟我抱怨這樣的問題, 他對此感到困擾. 我想藉由我所學的幫助他分析焦慮時會有的症狀, 藉由這樣了屆焦慮的來源. 我要他先告訴我他對自己焦慮的觀察, 分為上台前, 與上台後, 我告訴他只要觀察的描述就好. 這是他給我的清單:
一位朋友常常跟我抱怨這樣的問題, 他對此感到困擾. 我想藉由我所學的幫助他分析焦慮時會有的症狀, 藉由這樣了屆焦慮的來源. 我要他先告訴我他對自己焦慮的觀察, 分為上台前, 與上台後, 我告訴他只要觀察的描述就好. 這是他給我的清單:
- 上台前
- 在台下等待時非常的緊張, 症狀是肌肉緊繃, 心跳加快, 不時的抖腳.
- 不只是在台下比較緊張, 尤其上台前一日頌稿的時候, 緊張感便會出現, 症狀有, 心跳加快, 字跡變潦草.
- 年紀小的時候會肚子痛, 但到了比較大的年紀, 只剩下心跳加快.
- 不管有沒有認真準備報告都會緊張, 只是當知道自己準備不完善時症狀更差.
- 上台後
- 在準備投影片, 架設器材之前, 焦慮感明顯減低, 取而代之的是對周遭事物的敏感度也會降低, 反應較為遲鈍, 例如架設器材時無意間會撞到桌角, 但平常時這都可以避免.
- 剛開口時, 會有點小口吃, 很明顯身體還不是非常習慣大家的注視, 動作不太自然. 但焦慮感明顯的比在台下減低許多.
- 輪到其他小組人員講話時, 會明顯在意自己肢體的姿勢, 會刻意去調整.
- 隨著講話時間增多, 肢體動作逐漸變的自然, 講話的語句也變得較通順, 口吃的狀況因講話速度減慢而緩解.
- 講到自己感到有趣的議題, 甚至會在台上笑, 並且與聽眾互動, 然而不會在笑後去檢討這樣的行為.
- 到了中後期, 肢體語言明顯豐富許多, 表情, 話語表達方式也逐漸自然.
- 在整個演講過程會明顯出汗.
最後他自己告訴我, 最緊張的時候其實不是上台, 而是上台之前的時間. 這樣的結果其實是可以從這張列表看出來的, 我們已經知道的是, 這個人上台會焦慮, 但藉由寫下對自己觀察, 發現最先該解決是上台前的焦慮.
這個人其實就是我, 我從小到大上台不論是報告, 演講, 就會有上述的情形出現. 但經由長年累月對自我的觀察, 我把他們寫下來, 我發現這能幫助我釐清許多壓力, 或是焦慮的根源.
就在今天即將報告之前, 我也觀察了自己身體上的反應, 我發覺已經沒有那麼強烈了. 能把症狀降到最低, 是因為我花了一段時間分析那些焦慮感是從何而來, 再去針對根源解決, 其中一個我採用的是mindfulness的模式, 知道在台下自己會焦慮的原因, 有一部分是來自於自己懼怕別人對我的批評. 訓練mindfulness讓我專注於周遭事物的本身, 並不對那些事物做任何的解讀. 這大大的減低我以前在許多場合會有的焦慮感. 當然, 沒有經過自我觀察這段步驟的話, 問題是不會解決的.
有許多心理上的問題其實是可以藉由自我察覺去解決的, 然而這也是耗工的地方, 你必須要寫下你對自己最真實的觀察, 有了這些觀察之後, 再去分析是甚麼樣的原因導致自己會這樣想, 這麼做. 上述這樣的方式是Narrative therapy其中的環節之一, 然而這不一定要心理治療師才可以辦的到, 症狀輕微的話, 透過對自己心靈深入的了解, 觀察後, 最後心裡自然就會有答案了.
這是我看到一篇有關mindfulness相關的節錄(網站裡的第一篇而已), 雖然我覺得把它翻成正念很怪...因為這其實跟每個人講正面能量的概念是完全不一樣的.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