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避自由》: 自由的準備工作

不同於大人, 年紀越是小的孩子, 越是沒有社會的包袱, 得到的自由也越多. 在他們還未受到人類社會的薰陶前, 展現出的行為就像是出自動物般的本能. 而這樣的自由隨著年紀的增長, 外加父母及學校的介入而漸漸遭受限縮, 以符合社會的要求. 換句話說, 人類本能所產生的情緒及行為, 會因為不適合大眾期待以及社會規範, 使他們在社會化的過程遭受壓抑.

從嬰兒以及孩童的行為觀察, 可以觀察出人類渴望自由的本性. 在還沒被社會化所"改造"前, 他們個個都是好奇心旺盛的科學家, 自己設定假說, 再親自做實驗. 那些在家長及老師眼裡看似搞破壞的行為, 其實是孩子在了解世界如何運轉的過程. 然而只要這些追尋自由本性不斷的被打壓, 使小孩產生挫折感的話, 他們便會產生自我封閉的行為. 許多臨床心理學的研究指出, 童年的情緒體驗是塑造成人身心發展的指標. 打個比方, 如果孩童因好奇心驅使, 做出在家長眼裡"不乖"的行為而常常遭到責罵, 甚至體罰, 長久下來便會導致好奇心及活動力減低. 原因在於這樣的行為不但得不到父母的肯定, 反而得到身心的折磨. 如果一個孩子常常被稱讚好乖, 或者是很聽話, 但是卻明顯的缺乏該年紀該有的活動力及好奇心, 這便有可能是兒童憂鬱症的前兆, 不早期治療的話將會對成人後的心理狀態造成不良影響.

作為教導孩童的第一個大型組織, 學校是個位處於兩難的角色. 一方面必須協助孩童探索自我, 另一方面又必須限制他們的行為以融入團體生活, 以符合社會規範. 曾經當過學生的都了解甚麼叫做不自由: 生活作息由學校規定, 學習的項目也沒有自由選擇權, 甚至連未來職業也可能由家長決定. 而這些諸多限制在越基礎的教育裡則越常見, 因為其很大的目標並不在使學生發揮潛能, 而是讓學生社會化, 遵守團體規範. 然而自我潛能發揮越是受阻, 其造成的心理壓抑會越巨大. 但是相反來說, 當潛能的發揮超越一個極限後, 個人心理發展也許會是順遂的, 取而代之的卻是脫離社會常態, 甚至危害社會. 教育之所以是個百家爭鳴的科學, 不只是因每人對限制與自由拿捏的看法不同, 也是因為其需依社會變化而時時做出調整.

台灣教改議題是家長心裡的疙瘩, 也是教改專家的偏頭痛. 對於教改成果許多人都投以悲觀的態度, 並且在批評東方式教育的同時, 也悄悄的向西方獨立自主為核心的教育模式靠攏. 東方式的教育是問題嗎? 並不然, 綜觀歷史的演進, 這樣的教育模式有它時代上的合適性, 古代的科舉制度是翻身的窄門, 也是讀書人的生存之道, 而儒家思想所造就的人才也有西方教育所無法培育的特點. 主要的癥結點在於, 這套教育制度不再那麼跟的上目前瞬息萬變的時代. 在今日強調獨立思考, 在任何書本知識都可能被新理論取代的世界裡, 填鴨式的教育似乎是不智的選擇.

當今有關教育的爭議是如此的混亂, 不只台灣, 美國也有很多檢討的聲浪. 因為每個人的價值信仰不同, 所認為的最好的解決方案也不一樣, 然而, 在提出方案之前, 必先了解病灶所在. 在這個人人都能對教育說三道四的年代, 輿論大抵的就是對填鴨教育的痛恨, 以及對醬缸思維的唾棄. 但這些解答似乎顯得枝微末節, 並沒有從宏觀的角度分析問題始末. 在上一篇文章《逃避自由》: 自由的代價中談到了佛洛姆對自由的分析, 綜合個人的經驗以及見聞, 我認為它清楚的描述現在教育所碰到的困境,在借鏡其核心理念後, 可以發現台灣的教育問題能由更系統的方式詮釋.

今年的暑假我受留學機構的邀請, 辦了社區大學留學的分享會, 讓我體會到了解自己, 並且勇敢的接受自己是多麼重要. 在美國念社區大學並不需要選系, 所以各種通識課皆可以選, 決定興趣之後再轉到正規大學進修, 這對於尚未了解自己的學生非常合適. 就在會後問答時間結束後, 一對夫婦私下跑來請教我問題, 而我看到的是當天最焦慮的臉龐 (在場看到的家長比學生還要擔心, 好像要念書的是家長自己), 說是自己的小孩念研究所念了兩年, 現在卻說學的不是自己想要的, 想到國外轉換跑道. 等到所有家長離開, 我問了講座承辦人才得知, 大學碩士念一半才發現所學並非自己熱愛的學生, 來找留學代辦的比例逐年增加. 這無疑是個令人擔心的傾向, 顯然在基礎教育的環境下, 了解自己的重要性被忽視了, 而問題就在更自由的環境裡發生. 簡短來說, 學生習慣了以班級為單位的集體生活, 但回到了自我覺察, 了解自己"自由以後"該做什麼的能力卻被連帶剝奪, 導致到了大學突然變成自由身, 但因沒有人告訴你該做什麼而陷入恐慌. 就佛洛姆所提出的觀點, 這些現象可以歸咎於"不適應自由", 起因可以從升大學前的教育模式得知:

第一, 制式化管理包辦在校的生活作息, 導致學生缺乏自我做主(autonomy)的機會. 當學生習慣了任何事都有人安排好了情況下, 自然也不會自發問自己到底要的是什麼. 以考試為主的教育環境下, 學習時間的安排由學校決定, 學習的內容也由教師做主, 整體看來是一個非常僵化的循環. 很多人都應該記得大考前每天被固定餵考卷的時光. 當學生少了自我做主(autonomy)的訓練, 便會導致自己在自我覺察(self-awareness), 以及自我實現(self-actualizing)的能力不足, 一旦到了自由的環境, 再沒有人給予指令下便會產生焦慮以及恐慌.

第二, 高中畢業後, 自由一下子被釋放的太快. 高中畢業以後學生必須面臨科系選擇的問題, 然而對於自身有科系選擇權的學生來說, 從一下子由別人做決定的生活模式跳入自己全權做主的階段, 看似他們有了自由, 但糖衣裡面卻是包裹著慌張與無力. 即便流行文化充斥著諸如"做自己, 才是帥"類歌頌自由的口號, 面對突如其然的自由, 在先前毫無準備以及訓練的情形下, 大部分的人會因為恐懼而選擇逃避. 就在前一篇的文章也提到, 人類自古以來便是群居動物, 在害怕的同時便會選擇逃向團體的懷抱, 以將安全感最大化. 選校不選系便是此現象最好的體現, 在缺乏自我覺察的情形之下, 學生將自由的選擇權壓在大眾認可的價值之上, 以尋求團體的認可. 然而, 這樣的結果導致許多人使自己踏入無熱情所在的領域, 痛苦的打滾幾年後才發覺自己當初做錯了決定.

即使骨子裡還是嚮往自由, 電影《刺激1995》老囚犯布魯克斯的故事完整詮釋了人類為何會逃避自由. 一個待在監獄近五十年的, 將監獄視如家一般的囚犯, 為了不想被假釋而異想天開的計畫用殺人來增加刑期. 直到最後, 出獄的他因不適應外界環境而結束自己的生命. 出獄看似是解放的象徵, 但突如其來的自由卻會使人驚慌失措. 然而在當今的教育體系之下, 似乎產生了不少如布魯克斯般的心態. 一旦習慣了學校制式的管理, 適應自由的能力也會被剝奪. 大學畢業生報考研究所的人數增加, 也許不純是為了進修, 而是不想從學校制式管理抽身的寫照. 這也顯現了學生對自由的恐懼, 因為一旦畢了業, 就必須在求職戰場上孤軍奮鬥. 自由是人類骨子裡的靈魂, 但也是一把需要熟加練習的雙面刃, 在沒有準備好的情況下使用必會先使自己受傷.

當今放棄高學歷放棄原本所學人生轉換跑道的新聞層出不窮, 一方面顯現出早年的價值觀已經行不通, 另一方面顯現出現代人對於自我追尋以及自我價值的重視. 這些概念再也不是以團體的角度出發, 而是以個人的感受, 價值觀為主導. 換言之, 這也是為何許多社會已把自由視為必需品. 然而這些價值在學校遭到了打壓, 僵固的教育體制限縮學生自我探索的能力, 也助長學生對於團體的依賴. 這樣所造成的結果即是學生對於自由的抗拒以及不適應, 最後則須由逃避自由來解決. 學生需被培養的不該只是學科知識上的啟發, 也該學習如何的適應自由. 如能在離開團體前完成自我覺察, 並且為即將到來的自由進行心理調適, 得到自由後所產生的焦慮以及孤立感便會減輕, 當內心有了堅信的價值存在, 自由便不再是一個枷鎖, 而是一個成全自我的精神糧食.

留言

熱門文章